
探索都市

教育文化
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也是培養各項專業人才的主要途徑。
本區有十一所國小分別是永康、大灣、三村、復興、龍潭、西勢、大橋、崑山、五王、永信、勝利國小。國中為永康、大橋、鹽行國中、永仁高級中學國中部及大灣高級中學國中部。高中有大灣高中、永仁高中、國立臺南大學附屬高級中學、國立臺南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更難能可貴的是有台南應用、崑山、南台科技大學紮根本市教育。孕育無數優秀青年學子,堪稱永康之光。
為達到教學多元化、學習生活化的教育目標,本區積極爭取設立更多學校,並有豐富教學課程以生動的學習方式增加學習的樂趣。
而本區社教中心圖書館藏書相當豐富,並且常年舉辦各種藝文推廣活動,以提昇市民參與、共同學習成長,成果卓越。另本市更加注重青少年身心發展的健全,利用暑假期間舉辦親子籃球暨三對三鬥牛賽,以提供本區青少年正當的休閒活動。
衛生醫療
本區擁有奇美醫學中心及榮民醫院等醫療院所數百餘家,並鄰近行政院衛生署台南醫院、成大醫院,屬於醫療資源相當充足之地區,提供民眾就醫保健的福祉。


社會福利
救濟及福利業務
本區人口已突破二十萬人,因人所產生的問題以及需求亦日漸增加;而臺灣社會目前正瀰漫著事事講民主、人人重權益的氛圍,雖各級政府均感財政困難,但是對於推動社會福利政策仍不遺餘力,故本所之各項福利、救濟業務亦隨之日益增長。
本區目前六十五歲以上老人計有24315人,身心障礙者約9706人,第六類健保無職業人口約33077人,申請單親家庭兒童生活津貼約1286人,各類數字再再顯示永康區肩負著中央及市政府各項福利政策推動的重責大任。
本區除配合台南市政府辦理低收入戶、中低老人、單親家庭、中低身心障礙者等各項生活津貼補助外,並受理老人、身心障礙者、婦女、兒童等各項福利及救助業務,此外亦配合勞保局受理國民年金保費(國民年金所得未達一定標準)之申請。
成立志工隊關懷獨居老人
本所有感於獨居老人孤身一人,平日一人獨處乏家人照料,若又少與鄰居往來,面臨病痛時往往無人知曉,因而時有耳聞獨居老人病逝家中數日方被鄰居發現,這一切實令人不忍,故本所於民國八十七年十月一日成立志願服務隊,主要目的即為對本區獨居老人持續予以關懷訪視以及服務;平時電話問安、每月定期前往探視、依其需要協助就醫、環境整理等等;期盼獨居長者雖無親人,但仍能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溫暖。
社會發展協會及關懷中心
內政部推動地方成立社區發展協會,目的即在希望經由地方民眾自發性的投入及參與而使社區連絡能建立,老人照顧、社區關懷的業務能推動,一個福利化社區的理想因而能實現。而本區目前有四十三里,其中有四十個里已成立社區發展協會,並已運作經年;且自九十一年度起,臺南縣政府為鼓勵社區及里加強社區關懷業務之推動,針對成立關懷中心之社區及里給予補助,使其能致力於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及老人等之關懷照顧;並鼓勵籌組志工隊促使社區居民參與社區事務,投身於社區服務之工作,截至目前本區已有24處關懷中心。主動投身於關懷、服務自己居住社區之行列,而不再只是被動地問「政府為我們做什麼?」,進而站出來問「我們要為社區做什麼?」。
全功能櫃台之推動及設立
鑑於業務繁雜且洽辦民眾日益增多,本所為加強便民服務、提高行政效率,於九十二年著手整合社會課各項業務推動全功能櫃台(即單一窗口)的設立。 社會課各項業務將整合成第五、六類健保及各項福利、救濟業務等二大類,民眾至公所洽辦業務時不致因承辦人員不同而必需逐一詢問,不僅浪費時間,甚而無法解決問題。全功能櫃台設立後,民眾可一次解決各項問題,受理人員將協助找出對其最有利之方式,完成申請手續,且可讓民眾明瞭其權益所在及政府可提供之協助。
環保綠化
我們的地球只有一個,在環保意識日漸受到普遍重視之下,本區積極推動垃圾分類、垃圾不落地、廚餘回收及資源回收工作。里長以及社區積極推動成立環保義工隊,區民成為環保尖兵,讓環境清潔從自身做起,使本區之區容為之煥然一新。
本區於維護市容整潔上更是不遺餘力,積極成立取締小組,違規廣告以宣導申請付費張貼為方式,以處罰為手段,扼止隨意張貼的惡習。並在道路開闢同時,亦將路樹設計在內,美化成一個賞心悅目的區景。而社區公園的增建與綠化皆有具體成效,提供區民優質的生活環境及休閒場所。


藝文活動
本區多項硬體建設已趕上潮流需求,但文化、心靈的建設必須超越時空迎頭趕上,為社會,為家庭及個人找回失落的均衡。故每年除定期舉辦父親節、母親節及模範青年表揚大會,並配合節慶舉辦各項藝文活動及聯歡晚會,充實鄉親精神生活內涵。
藝文活動
未來活動亦為兒童、婦女、青少年、老人、勞工、單親、殘障等全方位設計規劃,並全力推展本區文化特色以文藝來改造心靈,盼在潛移默化中為青少年導進正確觀念及行為,讓永康區成為一個富而溫馨的社會。